爱护你的心“肝”宝贝
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“世界肝炎日”。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“守护健康肝脏”。肝脏,五脏之一,肝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通过生物合成、生物转化及解毒等作用,不仅参与
蛋白质、脂类及糖类等物质的代谢,也参与药物、酒精及毒物等的体内代谢过程。因此,有一个健康的肝脏尤为重要。
一、什么是肝炎?
肝炎是由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、酒精、药物、化学物质、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,儿童及成人皆可能患病,其中病毒导致的肝炎较为常见。
1、病毒性肝炎: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,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,这五种及其它非嗜肝病毒等引起的肝脏病变。
2、酒精性肝炎:人体摄入酒精后,乙醇及其中间产物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的肝炎。
3、脂肪性肝炎:超重、肥胖等因素导致脂质代谢紊乱,过量脂质在肝脏沉积并最终导致肝细胞损伤。
4、自身免疫性肝炎:由于自身免疫紊乱,导致机体攻击肝脏细胞引起的肝炎。
5、药物性肝炎: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导致的肝炎。
二、肝炎有哪些症状?
不同类型的肝炎可有共同的临床表现,如乏力、恶心、食欲减退、厌油、腹胀、尿黄、肝区压痛、肝掌、蜘蛛痣等,黄疸型肝炎可有黄疸出现,重型肝炎可有神志改变、嗜睡等精神神经症状和体征。此外,急性肝炎常常有症状表现,慢性肝炎可以没有明显不适的表现而容易被忽视。所以一旦出现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腹胀、黄疸等症状时,应尽快就医。
三、肝炎如何治疗?
根据病因、病程以及肝炎的轻重程度,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措施。
1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、运动、控制饮食,减少体重及腰围等。
2、饮食尽量清淡,不可油腻,建议进食高蛋白、低脂肪、高维生素食物。
3、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,药物性肝炎首先要停用可疑药物或毒性物质的接触,酒精性肝炎必须戒酒,脂肪性肝炎需要减重,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等。
4、抗炎保肝药物:常用的抗炎类药物有甘草酸制剂,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多烯磷脂酰胆碱,解毒类药物谷胱甘肽、N-乙酰半胱氨酸及硫普罗宁等,抗氧化类药物水飞蓟素类和双环醇等。此外,抗纤维化药物特别是中药如扶正化瘀胶囊、复方鳖甲软肝片、安络化纤丸等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。
四、病毒性肝炎如何传播?
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:
1、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,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。
2、乙型、丙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,包括血液传播。乙肝患者较多,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、母婴传播、性传播、医源性传播。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、静脉吸毒传播、医源性传播。
3、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,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。
五、如何预防肝炎?
1、病毒性肝炎的预防:(1)管理传染源 甲型、戊型病毒性肝炎经消化道传播,急性期患者需要进行隔离,护理人员注意个人卫生,防止病从口入;(2)切断传播途径 对医疗器械严格消毒,杜绝医源性传播,对患者排泄物、血液、体液做好消毒处理,加强水源、粪便管理;(3)保护易感人群 避免接触急性期肝炎患者,进行甲肝疫苗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。
2、非病毒性肝炎的预防:控制饮酒,控制饮食,规律运动,保持体重,避免随意自行用药。
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
2023年7月